物理性防曬、化學性防曬...
大家可能都或多或少都聽過這兩個詞吧!
今天妞妞就要為這兩位寫一個專題,
因為在要會選擇對的防曬品之前,
不徹底搞懂物理性 VS 化學性是不行的!
物理性防曬
物理性防曬依成分的不同分成兩種:
1. 二氧化鋅 (titanium dioxide)
2. 氧化鋅 (zinc oxide)
- 優點:對皮膚刺激小,所以適合兒童使用。
- 缺點:質地厚重。
整體-
優點:- 溫和不刺激,不易過敏。
- 分子顆粒大,塗抹後顆粒大多卡在毛孔,不會滲入肌膚,就算滲入了也不會被身體吸收。
缺點:質地偏油。
化學性防曬
化學性防曬是透過防曬產品中的化學分子經由皮膚吸收後,
跟紫外線產生交互作用把紫外線轉換成不傷害皮膚的物質。
因為要先經表皮吸收,所以必須要塗抹30分鐘後才有作用。
整體-
優點:清爽不油膩。
缺點:- 易引起過敏。
- 分子顆粒易滲入皮膚,引發皮膚病變。
下面附上防曬用品中常見的化學成分,
大家在選購防曬用品的時候可以對照看看是否符合需求。
(資料來源:基層醫學 - 第21卷第5期)
選擇防曬品時...
化學防曬劑比例愈高,防滲入的有效性愈重要。
2.在臉上試搽一點防曬乳,若感覺刺痛,就代表成分滲入皮膚。
如果使用的是化學防曬劑,表示廠商沒考慮到防滲入安全問題,
應直接從購買清單中刪除。
3.將防曬乳搽在手上,等待15分鐘,確定附著於皮膚後,用噴槍輕噴。
如果呈現圓形水珠,表示防曬乳已形成防護膜,能達到防滲入、抗汗作用;
但如果噴水後呈白濁狀,甚至隨水流走,
表示無法防流失,化學成分也都滲進皮膚了,
這種防曬乳最好少碰為妙。
(資料來源:張麗卿老師)
這種枯燥的文章妞妞還是趕快做個結尾好了。
(其實是偷懶XD)
雖然是比較嚴肅的話題可是還是希望大家有學到什麼,
妞妞個人是覺得唯有徹底的了解陽光才能和它好好和平共處。
和所有的吸血鬼系女孩/男孩們共勉之。
以上。
延伸閱讀:
防曬FAQ系列 -
防曬FAQ (一):你讀懂你的防曬用品了嗎? (加映:UVA, UVB, UVC 傻傻分不清楚)
防曬FAQ (二):防曬成分大解析 (物理性防曬 VS 化學性防曬)
防曬FAQ (三):如何正確防曬? (加映:如何讀懂紫外線指數?)
防曬FAQ (四):不同膚質如何選擇對的防曬用品? (同場加映:防曬問答題大集合)